5月11日,由yl6809永利日语系主办,“一个亚洲财团”赞助的“从文学・文化的传统与共有展望亚洲命运共同体”系列讲座第八讲顺利进行。第八讲邀请了韩国圆光大学辛炫承副教授做主讲。题为“近代西欧学术术语的受容与东亚语言共同体——以西周的译语为中心”。
辛炫承指出纵观东亚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中国对于日本,一直是作为一种难以超越或必须超越的巨大的他者形象而存在,源于中国的各种丰富的思想潮流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依然影响至深。不仅是日本,东亚的另一主角韩国的历史也是如此。其中中国的儒学与日本德川时代传入的新儒学,即朱子学和阳明学一起,对日本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随之,日本的江户时代,出现了多种与其相悖或重新阐释的学流学派。不只在江户时代,明治维新以后儒学的影响力也不可低估。换言之,不论是持肯定态度也罢否定态度也罢,明治初期在谈起有学问人的教养时,是离不开儒学符号的,且其儒学色彩之深,超越现在我们的想象。
称为“日本近代哲学之父”或“日本哲学之父”的西周(1829—1897)创造了大量东亚共同的学术概念用语,现在仍在东亚地区被广泛使用。结合井上厚史对西周的思想转变划分的5个阶段,辛炫承指出西周思想的大致发展过程为:朱子学→徂徠学→洋学(兰学, 英学)→留学荷兰时对政治经济学的兴趣→试图寻找二者(朱子学和洋学)的交点→讲授西方哲学→将儒学、徂徠学和西方思想(实证,功利主义)融合→统一科学。并强调这一过程中,朱子学和徂徠学是主要思想根基,也构成了西周哲学的核心。而学术译语的翻译创新,就是西周中西学问融合的重要尝试。
讲座中,辛炫承举出了许多译语的例子,指出西周采取综合,分解,分析等方法来翻译西方词汇。比如,《论语》中的“义务”,《史记》中的“权利”、“虚无”,《中庸》中的“演绎”,《易经》中的“先天”“后天”,《管子》中的“空间”,《孟子》中的“具体”等,从西周的译语创造过程中可以看出其思维是在儒学范围内的,受到先秦儒学和宋明儒学的影响。同时,西周的译语经过与西方的学术碰撞已经发展成全新的含义,成为日本近代学界的重要术语,也是后来东亚近现代学术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出,东亚译语的发展是他者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碰撞过程,是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他者”的学说。进而可以理解为,东亚共同体的主体是语言和文化。
讲座引起了在座师生的热烈反响,提问环节,大家积极参与,结合各自的专业,对西周译语的创造性以及东亚文化交流等进行了提问,辛炫承副教授一一作出了详实的解答。讲座最后,主持人吴松梅对本次讲座做了简单的回顾,希望通过本讲座可以增进同学们对“东亚文化共同体”的系统了解,并激发大家思考“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这一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