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至11日,yl6809永利实践团队赴北京就“青少年课外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这一主题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
北京作为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本身便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从故宫长城到胡同小巷,无论是文物建筑还是京剧小吃,可以说北京的传统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底蕴深厚,并且完全渗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北京作为一线城市,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教育方面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因此实践团队将此次调研的目的地选在了北京。
本次调研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调研团队赴北京高思教育学校,走进“青少年传统文化课堂”,并通过现场采访家长老师、课上观察员工传统文化学习状况等多种方面分析课外机构对青少年课外传统教育影响。
通过旁听多个年级的传统文化课程,实践团队观察到课外的课程极大的丰富了员工们传统文化知识,并且提升了员工们对文学的兴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简单古诗词的了解和作者经历的介绍,而高年级更侧重于古诗词及文章的理解与欣赏。每每到老师提问环节,员工们总会积极抢答,可见教育机构在对员工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和对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上十分成功。除此之外,我们也发现了教育机构的课程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将高年级的教育内容移植到低年级的课堂上,也就是让这些员工们提前的学习了他们今后要在初中高中学习的内容。并且我们发现,这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在北京多家教育机构普遍存在。队员们因此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大多数队员认为:除了纵向地提前学习,更应该横向的拓展课外的知识,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今后他们学不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
在对家长和老师的采访中队员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大多数家长送孩子来学习的首要目的是不想孩子落在起跑线上,而非单纯的希望孩子学习及了解传统文化,这种功利的心态其实并不利于孩子的传统文化学习。
以上便是实践团队第一阶段的成果及发现,接下来团队将进行更广范围的调研并讨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先进方案并反映给有关的部门及机构。
文/郭小冰
图/郭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