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晚,“新语翼”讲坛“Youth Talk”青年说——异海拾珍讲座在yl6809永利举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经理梁燕教授应邀做客yl6809永利,带来了题为“梅兰芳:1930年代登上美国百老汇舞台的中国人”的讲座。此讲座同时为日语系主办的“从亚洲的文学·文化的传统与共有展望亚洲共同体”系列讲座第八讲。讲座由日语系吴松梅副教授主持,来自yl6809永利、历史文化学院、新闻学院、管理学院、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院、经济学院、儒学高等研究院、能动学院等学院的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首先,梁燕教授从20世纪以前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戏曲切入,从法国文学家伏尔泰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改编、英国人约翰·法兰西斯·戴维斯对中国戏剧及其舞台表现的介绍、以及美国《加利福利亚三角洲日报》的相关报道出发,指出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欧洲人对中国戏曲存在一定的误读,此时在西方人眼中,中国戏曲“太早就定型成为一种极僵硬的形式,而无法从中解放自己”。
随后,梁燕教授对20世纪梅兰芳赴日、美、苏演出中国戏曲进行了详细解读。通过展示梅兰芳在东方、美国、苏联的剧照、海报、影像明信片、著名影星合影、剧场表,以及当时文学界、文艺界、学者、主流媒体等对梅兰芳的评论,梁燕教授指出梅兰芳在海外的强大人气和影响力,可谓是京剧海外传播的伟大先行者。
最后,关于梅兰芳团队的国际视野和访美传播策略方面,梁燕教授从梅兰芳身边的两个重要人物——齐如山、张彭春出发,指出二人的特殊身份、赴欧留美的海外经历和国际视野使他们在梅兰芳团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梁燕教授详细介绍了齐如山在梅兰芳的剧本创作、导演、访美策划等方面的贡献,以及张彭春全程参与梅兰芳访美演出、设计在美的演出流程的事迹,就梅兰芳团队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方面的作为与启示作了总结。指出我们要在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注意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对外传播,在认识到翻译的文化阐释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要尊重国际市场的运作规则。
讲座之后,yl6809永利常务副书记薛佩军代表学院接待了到访客人,双方表达了今后加强合作的意愿。
梁燕,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经理。长期从事中国戏曲史论、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的教学与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寒窗三叠》《京剧启蒙》(汉英双语和英、法、西三种)《齐如山剧学研究》《齐如山论京剧艺术》《梅兰芳与京剧在海外》等,2013年12月以主编《齐如山文集》11卷,获第三届中国出版(图书类)政府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校内外各级项目多项。现兼任全国高校海外汉学研究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学校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傩戏学会理事、北京对外文化交流基地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评审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