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汉毅,副教授,硕导,1974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沂南县,先后于同济大学德语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以及德国美茵茨(Mainz)大学翻译、语言、文化学学院(FTSK)获得文学学士(科技德语方向)、文学硕士(德国外交和经济方向)和哲学博士(翻译学专业)学位,77779193永利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民俗学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德国国情与文化、德国民俗文化。
自1995年起一直工作于yl6809永利,现为德语系副主任。
邮箱:baohanyi@sdu.edu.cn
主要科研成果如下(除特别注明外,皆为唯一作者或译者):
专著:
1. 《Die Rolle der Kulturinformationen in Phraseologismen bei der Übertragung von moderner chinesischer Literatur ins Deutsche》,2011年10月由德国iudicium出版社发行。
2. 《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策略》,2012年12月由77779193永利出版社发行。
3. 《老子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师读本》,2019年3月由济南出版社发行,第二作者。
4. 《老子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2019年7月由济南出版社发行,第二作者。
论文:
1. 《〈周易〉误译根源与翻译范式创新——以卫礼贤翻译为例》,2018年10月发表于《周易研究》第五期。
2. 《文化迁变 — 卡舒巴城市文化思想评述》,2017年6月发表于《民俗研究》第四期。
3. 《Zugrundlegung einer operationalisierbaren Kulturkonzeption》,2015年8月发表于《Harvest》第一期。
4. 《红高粱文化对日耳曼民族的冲击》,2014年1月发表于论文集《莫言与世界:跨文化视角下的解读》。
5. 《德国的鬼与驱鬼习俗》,2012年12月发表于《节日研究》第六辑。
6. 《佛教文化在德国的交流 — 探索新世纪中国日耳曼学者的使命》,2011年8月发表于《德意志文化研究》第七辑。
译著:
1. 《变革管理》,2003年8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发行。
2. 《Ode an das große Reich der Mitte》,2014年7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发行。
译文:
1. 《德国首都柏林:各类族群的集聚地》,2015年4月发表于《民俗研究》第二期。
2. 《世界 — 观:每个人的博物馆?》,2017年6月发表于《民俗研究》第四期。
3. 《变迁作为遗产?城市传统作为“自相矛盾”的范畴》,2018年5月发表于《民俗研究》第三期。
4. 《话语分析:知识结构与论证方式》,2018年5月发表于《文化遗产》第三期。
5. 《城市,一个硕大的自拍照?——在舞台与舶来品之间游弋的城市性》,2018年11月发表于《民俗研究》第六期。
6. 《欧洲文化遗产》,2018年发表于《节日研究》第十二辑。
科研项目:
1. “《论国学》德文翻译”,中华学术外译基金,2019年,在研,国家级。
2. “《天不变道亦不变——老子纵横谈》德译传播”,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在研,省部级。
3. “推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易学在德语国家的传播”,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已结项,省部级。
4.“以合适翻译推动佛教文化在德国的交流”,77779193永利自主创新基金,已结项,校级。
参与智库建设:
2014年参与建设由张士闪教授主持的77779193永利“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重点智库基地,负责撰写有关德国、以色列的农业协会和农业政策的报告。